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被植物感动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又是一年春来早。每当车行至郊野,暖风轻拂,田野里所有的植物在阳光雨露的润泽下绿意葱茏,让人们的生活也多了一分春意。 于我而言,让我感动的更是那薄薄冻土下面悄然发芽抽

又是一年春来早。每当车行至郊野,暖风轻拂,田野里所有的植物在阳光雨露的润泽下绿意葱茏,让人们的生活也多了一分春意。

于我而言,让我感动的更是那薄薄冻土下面悄然发芽抽枝的各种各样的“青草凉”。我出生生长的地方临近潮汕,长期以来,家乡人习惯把一些野生野长、能食用能治病的青草药统称为“凉”。比如某人肚痛热气、感冒头痛了,家里人或好心的邻居总忘不了叮咛一句:“快去找些‘凉’吃!”

带着露水和泥星的“凉”采摘回来后,煲上几碗水,或洗或饮,一般的小毛病一两天就会痊愈。家乡人常见常用的“凉”一般有蛇舌草、蒲公英、车前草、鸡屎藤、地胆头、益母草、节节花、凤尾草、马齿苋、鱼腥草等十几种,大都是消炎去火、清热解毒的良药。

小时候,我家门外的池塘边上种了一棵桑树,桑树极易成活,只需在春季里随便折上一截枝条,插在泥里,无须打理,不用多久便抽枝吐芽了。它全身都是宝,桑葚成熟后酸甜可口,桑叶桑根能治病。记得我八岁那年得了俗称“红眼病”的传染性结膜炎,眼睛疼痛红肿、怕光流泪,整天里哭闹不安。父亲赶紧采来新鲜的桑叶,母亲洗净后煲了两碗水,搁上几颗粗盐,一碗趁热服下,一碗用细纱布醮着仔细帮我清洗眼部,几次过后,我的眼睛就完全康复了。那一次经历给小小年纪的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觉得这些外表普通甚至还很丑陋的植物们有着无比神奇的力量。长大后才懂得了桑树在中医药范畴里的药理作用:桑叶性味苦、甘、寒,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之功效。在我以及家中兄弟姐妹的成长过程中,我亲历或目睹了多次类似的经历,加上父辈乡亲们神乎其神的经验之谈,更让我对这些朴实无华的小花小草有了更深一层的敬意。

家乡偏离县城,以前道路崎岖,车辆稀罕,进城一趟不方便。当然更主要的是因为贫穷落后,一般的家庭只顾应付一家大小一日三餐,除非重病,哪有动辄花钱上医院的。农村人命大命硬,吃番薯,喝稀饭,土生土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身体自然强壮,即使有点小毛病,待下田劳作回来时,于沟渠边菜地旁随手拔一把青草“凉”,或煮水,或捣汁,或外敷,简单方便,不花钱,不奔走,病就好了。上火消炎用蛇舌草,消肿去瘀用蒲公英,风热咳嗽用芦根,益母草与艾叶煮鸡蛋可治好妇女的月子病,五指毛桃根煲猪骨可缓解气管炎和病后体弱症状……这一个个神奇的药方代代相传,人人受益。

久居都市,远离农村,自然而然也就远离了根在泥土的青草“凉”。加上设备先进的大医院近在咫尺,家里人患病也就常到医院治疗了。然而,根植在心里的故园情结特别是对青草“凉”的那一份牵挂与怀想却从不曾远离。

前不久,积劳成疾的父亲手肘关节处酸痛又发作了,让我帮忙找些青草药来治疗。县城老街巷口处有一间小小的青草店,那窄小窘迫的铺面挤挤挨挨地堆满了无数我认识和不认识的青草,有的青翠欲滴,有的松软干燥,有的已经加工切成碎片。看店的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太太,她面容和蔼,表情淡定,胸有成竹地交给我一种叫“白面风”的药根,并仔细教给我它的用法。

离开小店,青草散发出的那种特有的气味在幽深的小巷里久久萦绕,那是一种带着淡淡中药味,带着新鲜泥土味,带着植物的腥味的特殊味道,那么亲切,那么沁人心脾,它让我的思绪倏然回到家乡,回到那一种炊烟袅袅、鸡鸣狗吠的农家生活。青草们从平淡简朴的偏僻乡下辗转到了繁花似锦的城里,于城市的角落里默默等待,等待心有灵犀的人发现它,也许只有我这样与这些可爱的精灵们有着悠远渊源的人才能明白,因为我们都来自乡下,我们的根都在农村。

每当沉醉于那或清淡温婉或浓烈如酒的青草香时,心境就如小时候的那一碗青草水,那么澄明,那么清亮。

生命中总会被一些东西感动,比如植物。

文章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网址: http://www.zwbhxbzz.cn/qikandaodu/2021/0606/676.html



上一篇:绿萝
下一篇: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投稿 | 植物保护学报编辑部| 植物保护学报版面费 | 植物保护学报论文发表 | 植物保护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植物保护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