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植物保护学报》刊物宗[09/01]
- · 《植物保护学报》征稿要[09/01]
- · 《植物保护学报》投稿方[09/01]
- · 《植物保护学报》收稿方[09/01]
- · 《植物保护学报》数据库[09/01]
- · 《植物保护学报》栏目设[09/01]
【林家故事】从赤脚医生到获得“诺贝尔”奖—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信息来源 林家那些事儿 2,一位敬业的医生永远地倒在了伏案工作的案桌上,杀害她的正是她全力救治的病患家属。而这样的杀医事件却不是第一次,很多医生一边担负起“生命守护者
信息来源
林家那些事儿
2,一位敬业的医生永远地倒在了伏案工作的案桌上,杀害她的正是她全力救治的病患家属。而这样的杀医事件却不是第一次,很多医生一边担负起“生命守护者”的职责,一边承受着责难、非议甚至威胁。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持?是什么让他们始终坚守?“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或许这就是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力量。
同样怀抱初心的还有黄花蒿,一生默默无闻,始终坚守工作岗位的植物医生。
黄花蒿是蒿属草本植物,一年之内便会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然后死亡的生命历程。叶片为绿色,薄而柔软,8-11月为花果期,花呈球形,多而小,几乎为深黄色。
黄花蒿原名青蒿,因为天生有一种挥发油性气味,味臭,因此也被称为“臭蒿”。青蒿生性淡泊,不喜功名,通常单根生长,好独居。天生喜阳怕湿,一到湿冷的地方就容易生病,因此在选择住址时,会优先选择向阳、排水好的土壤扎根,着力发展侧根,紧紧抓住土地汲取营养,这样即使遇到干旱和洪涝灾害也可以偏安一隅。
青蒿家族世代为医,尤其擅长治疗中暑、止血、毒虫咬伤等疾病,在清热、止痒、明目等方面也颇有能力。在它居住的县城,有一年夏天因为酷暑难耐,导致许多百姓中暑而人事不省,城里的医生遍寻方剂无果,最后还是青蒿亲自出马利用自身独特的挥发油性气味刺激患者,患者很快苏醒并恢复如常。经此一役,青蒿声名大振,在患者中间有口皆碑,大家也不再称它“臭蒿”,而是“救命蒿”。
一时间青蒿门前门庭若市,患者从四面八方涌来寻医问诊。李时珍在编著《本草纲目》时也为青蒿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详细列举了青蒿的多种别名和功效。不过不知什么原因,在此之后又新立了黄花蒿的名目,并且只做了简略介绍。
后人不明所以,认为青蒿和黄花蒿是两种植物。正好青蒿家有一个亲戚,除了花序比青蒿略大些,花朵颜色是淡黄色以外,在外貌上跟青蒿如同双胞胎一般。只有味道上面略有区别:青蒿味臭,亲戚却有淡淡的香味,因此亲戚也被称为“香蒿”。
因为两者太相似,香蒿冒名顶替了青蒿,香蒿摇身一变成为了“青蒿”,真正的青蒿却不得不被迫改名,成为籍籍无名的“黄花蒿”。
改名后的黄花蒿正好乐得轻松,干脆四海为家。它吃苦耐劳,适应性能力极强,去到了很多地方。去过渺无人烟的半荒漠、荒地,跋涉过崎岖不平的山坡,也去过葱郁茂盛的森林,活动足迹十分广阔,不仅遍布中国所有的省区,甚至还会出国,在北非、欧洲、北美洲等地区留下了足迹。
只要他在的地方,他都会不遗余力地救治患者,即使只是驱蚊它也乐此不疲。四海为家的日子里,黄花蒿亲眼见过疟疾的爆发。疟疾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也最令人头疼的疾病之一,全球大约40%的人口受疟疾威胁,每年有2亿人感染疟疾,40万人因此而死亡,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意大利诗人但丁等人因此失去生命。
疟疾也曾在中国肆虐,成为人们最恐惧的一种疾病,尤其云贵、两广一带成为高发地。在殷商时代就有疟疾流行的记载,汉武帝征伐闽越时也因疟疾头痛不已,直到清末疟疾也时有爆发,因为疟疾,一个城镇七八万人口减少到不足千人。到新中国成立时,人们对疟疾依然束手无策,
文章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网址: http://www.zwbhxbzz.cn/zonghexinwen/2020/0901/340.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你还以为“虾黄”和“蟹黄”是同一种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