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理想的植物保护地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种植物只生活在洞穴生境,它的叶片朝着洞口,这样能吸收更多的阳光。不仅叶子对着光,而且花朵也对着光。在这个光线极弱的条件下,鲜有开花植物可以生存,这片溶洞中的石蝴

这种植物只生活在洞穴生境,它的叶片朝着洞口,这样能吸收更多的阳光。不仅叶子对着光,而且花朵也对着光。在这个光线极弱的条件下,鲜有开花植物可以生存,这片溶洞中的石蝴蝶却长势很好,它们适应了地下洞穴苛刻的生长条件,能扎根在溶蚀残余的黏土带来的一点点土壤中,吸收洞口散射进来的丝缕阳光“填饱肚子”。石蝴蝶的出现,使孤独的溶洞仿佛迎来了新的朋友,也为它们提供了一个恒温、恒湿的怀抱。

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缺少土壤和光照的天坑就是一个极限生存之地,但是对另一些植物来说,这里却是一个很好的栖身之所。

(本版图表、照片均选自国家林草局《森林与人类》杂志2022年第六期)

2021年夏天,我来到广西乐业的穿洞天坑,在天坑下的溶洞中发现了一片特别的植物即乐业石蝴蝶。

天坑内部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为珍稀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避难所。

天坑对于研究植物物种的演变非常重要,其特殊的环境,为新物种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大山大河的演化将来自同一祖先的不同群体进行了隔离,在一代代的繁衍过程中,微小的遗传差别逐渐积累、逐渐放大,当两者再相遇的时候,已经无法产生后代了,这就是特殊的物种形成模式。天坑四面绝壁的独特环境,不仅大型动物难以进入,就连昆虫和种子也难以与外界获得交流,最初进入天坑的植物,就相当于有了地理隔离,更容易导致异域物种形成。同时,天坑中因为资源相对稀缺,虽然有充足的水分条件和二氧化碳浓度,但缺乏足够的光照和土壤,特别是土壤中有机质稀缺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这里的植物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才能争夺到宝贵的资源。

今天,人为干扰仍然是野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过度采伐和栖息地丧失是悬在濒危野生植物头上的利剑。对天坑中植物种类和生理生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一个区域在人为活动加剧之前,曾经拥有的植被组成。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无机环境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修复这个区域的整体植被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撑。

科研人员对陕西、重庆和广西的多个天坑进行植物生态学调查之后发现,天坑中栖息着很多珍稀濒危植物。比如在陕西汉中天坑群中就生活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以及中华猕猴桃、野大豆、巴山粗榧、蕙兰等多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广西乐业穿洞天坑底部的无花果树,果实直接就长在树干上。 李 晋摄

乐业穿洞天坑中的独特植物乐业石蝴蝶。

在广西大石围天坑,分布着掌叶木和灰岩红豆杉这两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同时还是春兰、蕙兰等67种兰科植物的家园。

文章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网址: http://www.zwbhxbzz.cn/zonghexinwen/2022/0822/906.html



上一篇:中国农业无人机助力泰国农业发展
下一篇:在田间,追着植保无人机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投稿 | 植物保护学报编辑部| 植物保护学报版面费 | 植物保护学报论文发表 | 植物保护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植物保护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